案例摘要
深圳市盐田区智慧城市C端服务项目,基于一期项目建成后遇到的问题,着力打造“智慧盐田”C端一体化服务平台。项目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信创国产化改造适配自主研发技术,应用密码改造强化安全防护,丰富便民服务内容,实现适老化改造。建成后,完成11台服务器信创改造,性能达6000用户并发少于3秒;整合多部门资源,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提供超80项便民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人民少跑路”;融合数据与文旅,助力打造旅游名片。目前平台累计用户48万,访问量超1000万,获多项荣誉,成为政民、政企沟通桥梁,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样板。
一、实施背景
深圳市盐田区智慧城市C端服务项目根据区政府提出充分利用盐田近期已建成和远期规划落地的信息化资源要求,借鉴广东省、深圳市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立足做好“粤省事”、“I深圳”的有力补充,打造具有盐田特色的“智慧盐田”C端服务平台,为盐田市民、游客和企业提供包含信息资讯、信息公开、服务办事、交流互动、旅游服务、企业服务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践行与实践务实先进的“信息惠民”理念,构建政府服务新模式。一期项目线上运营过程中,已累计用户20.3万,其中实名用户8.5万,累积访问量480万(盐田区户籍人口约5万,常驻人口约20万)。项目中分角色推荐个性化服务,精准触达用户需求。
在一期项目建设中,平台部署的环境为非国产化环境,无法满足国家、省、市”自主可控”要求,需在盐田区政务云基础平台提供的资源基础上进行整合与适配改造,完善业务适配接口,整合功能,适配国产化基础软硬件并兼容国密支撑体系等。便民服务能力仍有提升空间,需继续丰富盐田区便民服务内容,整合盐田政务新媒体系统及便民服务系统,统一对外便民服务入口,优化线上便民服务能力,实现“应接尽接”“应上尽上”,实现政务、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好办”。
围绕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获取政府信息及便民办事的需求,提升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水平及无障碍普及率。而项目整体服务智能化程度仍有所欠缺,需提升i盐田后台管理能力,通过管理用户、数据分析、业务支撑,持续优化迭代服务功能及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和管理效果。
二、实施目标
智慧盐田C端一体化服务平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大数据为引擎,以创新为驱动力,聚焦辖区热点难点,分角色、全周期提供主动型智能式便民服务,创新打造主动精准智能政务服务盐田样本,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本期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提升平台便民服务属性,持续建设完善便民服务事项,满足盐田区居民、企业、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建设消息中心服务,强化与用户的联结,同时通过运营支撑UGC(用户原创内容)模式互动、站内信回复等,增强政府与居民、企业、游客间的互动和沟通。实施平台适老化与无障碍的改造,进一步增强与老年用户的互动,实现“适老便老”网上办功能。二是平台整体安全保障,推动安全领域信创国产化应用,基于《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通过部署密码软硬件产品,提供应用密码改造服务。满足“i盐田”小程序在保护网络和通信、设备和计算、应用和数据等层面的安全。三是按照国家队政务信息化应用系统自主可适配的要求,完成对智慧盐田C端一体化服务平台整个系统功能迁移及适配信创云环境。
三、建设内容
智慧盐田C端一体化服务平台基于“智慧盐田”一体化框架规划进行建设,充分复用现有能力为准则进行项目规划,进一步丰富完善建设、接入便民服务事项,提升便民服务,打造更便捷的掌上服务平台,满足盐田区居民、企业、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体化服务平台、信创国产化改造以及应用密码改造。信创国产化改造是按照国家政务信息化安全规范标准,将原有的系统服务进行全面升级迁移和改造,适配国内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以达到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的目标。使系统具备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和用户需求。应用密码改造是按照密评定级和等保定级的安全要求与规范,为平台建设统一的应用密码安全系统,为密码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管,制定相关的密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设备、密钥等各环节的管理规范,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
四、实施效果
“i盐田”小程序让便民服务更加移动化、集约化、一体化、精准化、智能化,改革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完成平台的全信创改造工作。
完成了11台服务器的信创改造工作,统一使用了Kylin v10操作系统,达梦V10数据库,金蝶中间件等信创软硬件产品。性能达到了6000用户的并发少于3秒的。
(二)多部门协调合作,构建盐田便民系统
“i盐田”小程序利用部门协同机制,统筹全区已有的服务管理系统和应用,打通不同部门、行业间、市民与政府间的信息管道,形成应用协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服务效率,为政府职能部门塑造全场景办公驾驶舱,全面将“i盐田”打造成新格局下的智慧政务应用平台。
(三)方便群众在线办事,让服务更有温度
“i盐田”深入到到盐田区、街道、社区一级,以统一的渠道为人民群众提供居家养老、婚姻登记、社区助餐申请等可在线办理的便民服务,使过去窗口现场大排长龙的景象一去不复存在,“实现数据多跑路、人民少跑路”。除此以外,还有为特定人群提供预约上门服务,由窗口办事人员上门服务,让人民群众在细节中体现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数据与文旅融合,打造盐田形象新名片
“i盐田”充分发挥盐田区作为一流的世界级港口,滨海旅游热地和地理优势,以数字化、图表、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现盐田风采,深入贯彻“全域+全季”旅游发展理念,对于进一步挖掘盐田山海文旅特色,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名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建成体验
“i盐田”目前已完成80多项第三方应用对接,凭借腾讯微信13.59亿用户的全触达基础和小程序即点即用、轻量化、快速迭代的优势,形成小程序快速迭代提供本地服务,内容运营主动触达的两端融合方案。随着全域旅游、智慧卫健、教育平台、智慧医疗、企业服务、住建平台、港口服务等盐田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i盐田”将持续为盐田区市民、企业、游客提供更多更广的公共服务及内容。作为政民、政企沟通的桥梁,为构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贡献重要力量。
六、建设效果
目前平台累计用户数48万人,访问量超过1000万人次。平台获得2023年度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十佳创新案例,中国信息化研究与促进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等多主流媒体渠道发布相关新闻稿。项目获得了2024深圳数字化应用成果,并获得了4项外观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证书。